息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让闲置资源“活”起来发展“火”起来|天天观速讯

时间:2023-05-09 18:24:59       来源:秀息烽

近年来,息烽县立足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新起点,创新探索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村集体、村民双增收。

保障农户住房需求

“我们一家已经住进新房了,很宽敞,很舒服。”息烽县温泉镇三交村,正在门前清扫垃圾的村民张安友高兴地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张安友一家9口人,原来一直住在几十平方米的老房子里,这几年,他外出打工有了些积蓄,想着回老家后重新建房。当他去村、镇打听后才知道,建新房几乎不可能。

“根据国家‘一户一宅’的宅基地分配原则,一户家庭只能申请一处宅基地,张安友一家9口人都在一个户口本上,且已经有了一个宅基地,按照政策是不符合另外申请宅基地条件的,如需建房就得先分户。”温泉镇农业中心负责人曾沿江解释道。但按照《贵州省公安机关户口登记暂行管理规定》,立户需要公民提供不动产权属分割文书等房屋合法性证明材料,才能办理家庭户立户登记。即得先有房产,才能登记立户。这就让农户进入了一个申请条件互为前置的“死循环”。而类似张安友户这种情况在息烽县还不少。

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与农村宅基地批准书样式

好在,“宅改”东风吹到了息烽县,在摸清底数后,息烽县大胆创新宅基地资格权认定方式,形成探索性宅基地资格权认定管理机制,完善了“户”的定义,明确3种可分户的条件,破解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困局。

同时,在全县11个乡(镇、街道)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农村宅基地审批“一站式”管理服务窗口,通过多部门内部联审联办联管,进一步优化完善农村建房审批流程,缩短办事时限。

“镇农业中心对张安友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宅基地资格权进行了认定,并纳入了农村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名录库进行管理,第一时间对张安友家的申请进行了审批。”温泉镇农业中心负责人曾沿江说。

目前,息烽全县新增认定1380名农户获得宅基地资格,切实保障了农户刚需建房需求。

突破用地供需矛盾

“我是高青村人,因为本村没有合适的建设用地批建宅基地,所以来石硐村申请土地建房,方便自己做点小生意。”石硐镇高青村村民胡庆坤说。

据悉,由于部分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公共配套分散等原因,群众找不到满意的宅基地建房,导致发展受限。为此,息烽县探索制定出台《息烽县宅基地资格权县内异地审批建房工作方案(试行)》,选取辖区内九庄镇天鹅村、石硐镇石硐村作为示范点,积极探索在村集体经济主导下开展农村宅基地资格权异地集中建房示范,并通过市场化择位竞价方式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

息烽县石硐镇异地集中建房示范点规划设计效果图

“通过创新宅基地资格权异地建房,将有效解决农户自行建房选址难、农户居住分散持续增收难等问题,以及基本农田占比高,居住地因地灾、工矿采空等原因不符合居住安全要求无地可批问题,疏通基础设施建设分散、公共服务难配套等堵点。有效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利于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保障了农户发展的需求。”县“宅改”办相关负责人胥永宏说。

探索盘活房地新模式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一些宅基地和农房长期闲置。

息烽县流长镇农房盘活利用示范点

据悉,息烽县共有闲置宅基地1001宗,如何利用好闲置宅基地,使农村“沉睡”资产活起来、农民富起来、村集体经济强起来?

“村集体可有偿收回农户闲置宅基地,再通过村庄规划调整,将收回的闲置宅基地规划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后进行入市交易,在盘活闲置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为产业发展提供用地支撑。”小寨坝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熊浪介绍,小寨坝镇盘脚营村依法有偿收回的0.7978亩闲置宅基地经调整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进行入市交易后,土地净收益就达6.35万元。

流长镇盘活利用闲置农房打造的民宿

在流长镇龙泉村“南山北水·又见乌江”项目建设现场,到处一片火热的施工场景。

“根据息烽南、北部资源特色,我们引进了贵州水东乡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拟打造‘又见南山’(南部)和‘又见乌江’(北部)两个品牌,开展闲置宅基地及农房盘活利用示范点项目建设。”胥永宏说:“闲置农房将通过标准化改造、市场化运作,盘活成为民宿、农家乐等新业态。坚持政府主导、市场主投、村级主体、群众主角的原则,在农民、市民、企业、村集体之间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努力将改革红利转化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来源:天眼新闻

编辑:张莉佳

编审:王忠平

签发:罗建普

关键词: